之前有卜友問及大魔的裙甲製造問題,所以現在趁長週末假期寫一寫。
首先要一提,我這樣做主要因為裙甲內與外都想做得好一點;如果只著眼於裙甲外的話,大可以用原件改裝。當然,用原件改裝的話也可以把裙甲內打磨得很好,問題只是裙甲內面是下陷的弧形,而要把這形狀打磨得好(順、對稱和準確)就一點不容易(以我的技術而言)。故此這裙甲是由內而外做起,內部做好了就修正外面;外面是凸出的弧形,要打磨好就相對容易得多了。
下圖一:先用膠板搭好裙甲內大致的外形
下圖二:在膠板的空位填上原子灰,用另一片膠板向橫掃出裙內的弧形。(其實這幅相中原子灰早就乾好打磨好,但相中的動作又的確幾似向橫掃。)那片膠板是事前鎅好,膠板上的弧度決定了裙內的弧度。如果這幅相看不明的話,下面還有兩次介紹!
下圖三:剛用膠板橫掃好原子灰的裙甲內雛型
下圖四:幾經修補好後的原子灰製裙甲內雛型
下圖五:在原子灰雛型上鋪上造形畢地後,用另一塊膠板向橫掃「平」造形畢地。(其實圖中用的不是造形畢地,只不過是手工泥。無辦法,當時沒有影相,事後補相就只好將就一下了!)
下圖六:掃「平」了的「造形畢地」。
下圖七:乾了後初步修了形的摸你摸你製裙甲。雖然相片看不到,但裙甲內是很工整的。
下圖八:同場加映修正左右對稱的問題。先修好右邊,然後鋪上幾層沒有彈性的膠紙,之後小心鎅出裙甲右邊的外形。
下圖九:撕去右邊的膠紙,翻轉用雙面膠紙鋪在裙甲左邊就能知道裙甲左邊有何地方不對稱了。
下圖十:如果閣下還不明白的話,這是另一個異曲同弓的例子。今次是 2006 年我的電擊作中兩個空芯圓球形的肩甲。先用手工泥做出一個泥球,圖中所見泥球是附在一條橫軸之上,橫軸上有另一片可轉動膠板,膠板預早切出了一個半圓。當這膠板依軸轉動就可把手工泥刮成一個相當準確的球形。
下圖十一:先拆去上圖中的膠板,換上另一塊有稍大半圓的膠板。今次不再鋪上手工泥,而是造形畢地(這次用了田宮的而不是 Mori Mori 造形畢地)。循橫軸轉動膠板一圈就刮出一個造形畢地圓球的雛型。
下圖十二:待上圖造形畢地乾後又重複多一次上面的步驟,把圓球修正。
下圖十三:因為造形畢地的質地有一定極限,多重複上面的步驟也不會令圓球更光滑。所以下圖雖然是重複了上面的步驟,但所用的造形畢地是以 Mr. Thineer 開稀了一點,令到造形畢地圓球的表面更光滑,省了不少之後打磨的時間。
下圖十四:因為是肩甲的關係,所以做完一個圓球後需要做另一個。而圓球內的手工泥只要之後在肩甲的開口處刮去便成。
看倌如果再不明白的話,我已話盡辭窮,請恕我無能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