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16漢字歧視女性需改造

內地著名律師葉滿天發表博客文章,批評16個漢字,歧視女性,應該加以改造,引發網上爭論。


葉滿天表示,他在小學生時在翻查字典就有了一個印象——很多下流、猥褻、負面意思的中文用一聲旁,再用「女」部首做形旁,這樣的構造對女性是不公道的。


這16個歧視女性的漢字,分別是:娛、耍、婪、嫉、妒、嫌、佞、妄、妖、奴、妓、娼、姦、姘、婊和嫖,他認為,這16個字都具有一定的貶義,讓人在學習、書寫或閱讀的過程中,無形中降低了對女性的評價。


他建議改造這些字,指也許有人說這16字已經使用了幾千年,改編太麻煩,會耗費人力物力等等,但他相信,在技術上是可行的,特別用尊重女性的角度來看是值得的、應該的。




這個律師想搞文字獄?

15 則留言:

  1. 痴L線!食飽飯冇野做,搵中文字黎抽水?  
    佢唔寫埋個「嬲」字?兩個男夾住條女仲降低女性地位啦!
    [版主回覆01/22/2010 11:05:00]照佢咁講,原來他用手而不是 J 來「操」人,可悲 

    回覆刪除
  2. 內地著名律師唔做呢o的重有乜好做?唔通去同民運份子打官司?
    [版主回覆01/22/2010 11:09:00]證明生意幾蕭條,連律師都有時間攞個腦落嚟坐一坐。

    回覆刪除
  3. 政治正確 滾蛋!
    --尊重女性是應該的, 做的應該是實事, 例如法律, 文化,.. 至於語言, 用詞, 我覺得只需要視乎場合而慎言就足夠了. 要把漢字在這方面改造的話, 是不切實際的, 並且勢必造成很多問題. 其實中國在1960年代改用簡體字*就開始出現問題了, 它的壞處似乎比好處多.
    --我記得最初是地理堂兄你給我"政治正確"的正解. 當我越來越了解"政治正確"之後就很厭惡它. 例如在歐美要講好像什麼Season's Greeting之類而避開講Merry Christmas. 我知道之後就無論如何都要堅持講Merry Christmas, 聖誕快樂. 順帶講, 我讀親中學校(左校)的, 那時學校的通告總是寫"耶"誕節的. 我早就對此抗拒. 現在竟然連英美都被雀巢鳩佔, 我就覺得香港更是不可失守的重鎮!
    --聽說美國好像流行以chairperson取代chairman/woman, 又以flight attendant取代stewardess, ...etc. 我覺得是不良發展. 不過, 人家不是官訂而是自然發展, 我們只好無耐接受.
    --漢語就不同. 如果是詞彙的用字改變倒是問題不大, 例如書面語把老人改叫"長者"(也是受英美影響, 源自"senior citizen"). 可是, 如果是漢字的"字"本身的改變, 那就是大問題了. 會有什麼大問題? 想一想就會想到很多! ...而且, 感覺也很厭惡, 厭惡至極!   
    [版主回覆01/23/2010 10:01:00]矯枉過正就是這個意思,就算是有道理也不等於要不顧一切去改正,因為正確可以只是相對,甚至乎是片面。而如你所說,改正的道路中可以觸發甚麼問題也要考慮到的。

    回覆刪除
  4. "葉滿天" <= 十成九係自己改的狗屎名, 叫佢自己理掂自己個名先啦 呢排我個女已向我投訴學校中文科要背誦d所為正音(佢間係官校), 如"購物"的購要讀"夠"而不是"扣", "糾紛" 的糾讀"九"而不是"斗"等等. 呢個世界無奈有太多人想學做秦始皇一統文字&讀音.... 一個黨如是, 一個學者如是, 連一個律師都要參一腳....
    [版主回覆01/23/2010 09:53:00]港英和現在特區政府也是要參一腳,否則單單一個學者的一面之辭又怎會要你個女學那些不倫不類的正音?!(正音是應該學,但不是那些不倫不類的正音如『再世「話」佗』、『「微」敦道』、『機「救」』等等。)

    回覆刪除
  5. 我覺得唔尊重女性嘅字唔係用女字做部首嘅字, 應該係用門字做部首嘅字先喏
    [版主回覆01/23/2010 09:38:00]「門」字對不懂繁體字的大陸人來說太深了,「女」字較適合他們的水平 

    回覆刪除
  6. 有褒舉義的女部首字亦有丫,如好、威、妙等。
    >>"糾紛" 的糾讀"九"而不是"斗"…
    「糾」讀「九」,一直係正確的。一般人喜讀成「斗」很可能係將「糾」當成「紏」的寫法,然後有邊讀邊而讀錯了。現在習非勝是,讀「九」反而被罵。(另外原字「紏」卻又不是讀「斗」,而係 tau。)現在讀斗讀九都接受就是。小孩子將來可能會以文字為職業而進入學界,對學術正音有多一些了解是好事。
    >>歐美要講好像什麼Season's Greeting之類而避開講Merry Christmas.
    12月25日 Christmas day 原是古羅馬的太陽神誕,天主教將當日訂為耶穌誕辰實係偷天換日排斥別人宗教,並不可取。留意 Season's Greeting 是給非基督徒提供多一個詞彙選擇,而非如 chairperson 去取代 chairman 般去取代 Merry Christmas。
    >>書面語把老人改叫"長者"(也是受英美影響, 源自"senior citizen").
    「長者」 一詞早在《孟子》一書就有,並非翻譯自"senior citizen"。Citizen意為公民,有政治涵義,如果沒上文下理,senior citizen 譯成長者其實並不對等。
    [版主回覆01/23/2010 09:35:00]貴大人果真是活字典一本 

    回覆刪除
  7. 佢ON都諗膠﹗其實每個字都有佢既「文化背景」。
    咁不如拆諗晒D門佢啦,D門仲「邪惡」啦﹗
    [版主回覆01/23/2010 09:32:00]有人又想搞另一場文化大革命吧!

    回覆刪除
  8. 見Gwai兄回覆, 再借地理sir的地盤談談粵語正音: 我隨手拿來小女的中一中國語文, 見一"常見誤讀字舉隅"列表:- "嫵媚"要讀作"冇味", "妃嬪"要讀作"飛頻", "參與"要讀作"參預", "泡影"要讀作"拋影" "心廣體胖"要讀作"心廣睇盆" "任劍輝"讀作"淫劍輝"(唔知有冇blog友係姓任? 係都真係幾騎呢...) 整個列表共150多個例子, 如全盤使用恐怕要同一個講廣府話的人溝通都有困難.... 最近常被用來揶揄這場正讀運動的例子有新任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的"鳩"字, 正讀應讀作gau, 即等同"門"加"九"的粗口字讀音!! 為何大眾媒體都讀"鳩"作"溝"??! 如我真係聽到電台/電視台膽敢正讀個"門九"音, 我一定乖乖採用表上的150個正音~~~
    [版主回覆01/23/2010 09:31:00]所謂正音運動就是這樣雙重標準,因為個「任」字是別人的姓氏就可以「隨俗」;到個「鳩」字就要「避俗」,好偽君子囉!

    回覆刪除
  9. 妖!
    [版主回覆01/23/2010 10:05:00](Empty)

    回覆刪除
  10. >Gwai兄, 謝謝指點!
    * 我也知道citizen是"公民". 只是不知道古漢語也有"長者"一詞而已. 不過, (1) 雖非逐字直譯自英文, 但我認為是受senior citizen影響才有人找個"長者"出來作"senior citizen"的對應中譯(當然不是同義). (2) 很多古漢語詞早已少用或不用. 近代被人翻出添以新義, 或刪除本義. 例如近代日本人用古漢語詞翻譯歐文的有 "經濟", "寫真" 等. ... 又如 "電話", "電報" 的 "電" 對應英語的 "tele-", 可是 "tele-" 並非 "電", 而是遙遠的意思.
    * 關於聖誕節, 我也知道是古羅馬君士坦丁大帝[?]改宗基督時, 竄改了基督教的節日, 詳情如何我就記不清楚了. 至於"season's greeting"這個選擇, 本來沒問題. 可是當這個"選擇"越來越成為主流, 我就認為要抗衡(讓它滾蛋就更好. 選什麼擇!). 我聽聞英美人士為了害怕刺激到異教徒甚至害怕左派分子而連自己本來講Merry Christmas也改為講那些鬼話. 連商場也為此(不是為環保)而不敢張揚地布置聖誕燈飾. 我為他們感到可悲. 也為香港感到自豪. 我有種誇張的感覺, 香港要做"現代君士坦丁堡"(西羅馬帝國亡後的基督教中心[東羅馬的京城]). 
    ** 以上不是辯論, 只是發表意見而已.
    [版主回覆01/23/2010 11:53:00]其實我是喜歡 "Season's Greeting" 這個去宗教化的舉動,可能自己是非教徒但處身在西方國家,感覺是整日都要被迫接觸那些西方宗教,例如星期日早上一半電視台都在講耶穌,一條街有幾間教堂等等,所以我絕不介意別人說 "oh, shit" 代替 "oh my god"。

    回覆刪除
  11. 地理堂兄,
    --我也不是教徒. 不過我卻是懷念殖民地, 認同西方價值觀的人. 按我的理解, 西方文化源自希羅文化及耶教(基督教, 天主教, 東正教,...同一源頭). 如果沒有了這些原素, 現代文明不會成形, 又或不是這個模樣, 而可能是伊斯蘭的, 也可能是中國式的. 這些可能取代西方文明(不是宗教)的"選擇"我都不認同(或不喜歡).
    --另外, 我不認同 "中學為體, 西學為用". 我是支持 "全盤西化" 的人. 19世紀如是, 21世紀也該如是. 因此, 當一脈相承的西方文化受到挑戰, 就會刺激到我這種"保守"(或許是吧)人士的神經. 激起"十字軍"的義憤.  
    [版主回覆01/24/2010 11:59:00]如果你記得的話,去年夏天我的姨甥結了婚。他是這裡出生的華人,太太是白人,半句中文也不懂那種;而我那姨甥的母語是英文,中文雖能說但不是流利。在婚禮中我發現,他的伴郎全是這裡出生的華人朋友,他請的賓客絕大多數也是華人朋友,鬼仔鬼妹應該只是寥寥幾個。在大學裡我亦發現,很多時白人會走埋一堆,華人又會走埋另一堆,黑人如是阿差等亦然。當然不同種族的人也會混在一起,但比例上就沒有預期的多。同是英文作母語,同是加拿大本地出生,深厚的共同主流文化背景也不一定能夠把不同種族的人徹底溶匯起來。中國社會就算可以全盤西化起來,我就不相信西方社會可以徹底接受這樣一個中國社會。就算是英國社會也會嘲笑美國社會,何況中國與西方在多方面還有很多不同之處。硬要把西方一套加諸於中國人之上,套得入也不見得人人看得慣。中國人看不慣,西人也不一定看得慣!

    回覆刪除
  12. 回覆 ball_kei 兄,你提出一些字的正讀(或異讀),其實多係聲調的變化,若用羅馬拚音,根本是同樣寫法,例如「與」,粵拼是 jyu,作為介詞解作「和、及」(即英文 and)等意思時就讀第三聲,即 jyu3,如「雨」音,例子如「我與你」;但當作動詞表示「投入、參加、改變」等意思時就讀第六聲,即 jyu6,如「預」音,例子如「干與」便讀成「干預」,甚或直接以「預」取代「與」亦可。所以「參與」讀作「參預」是正確的。我們現代香港人以簡馭繁,多數情況都只讀一個音,所以不大接受字音在不同用法下有不同讀音。至於為什麼古代會對同一個字在不同條件/用法下會有不同讀音,其一是傳統文人喜愛做詩詞歌賦,產生有平仄規律的聲調,方便吟誦罷。
    音韻學是門大學問,我無能力再多講。總之,粵語正音依據的是《廣韻》,方法則用「反切」(音翻切),這一套有很多學者認同。何文匯只係出面者,而並非如坊間斥之為一言堂的始作俑者。王亭之反對粵語正音(或何文匯),也有他的道理。總之,公說婆說各有理。Ball_kei兄女兒年輕,接受新事物綽綽有餘,兩方道理都要能兼收並蓄,無必要提升到什麼大是大非的層面去靠邊站。
    P.S. 鳩讀 gau1係正音,現在改讀溝係因為大家好禮避忌,這跟正音或何文匯完全無關,不宜入埋佢數。至少,大家讀海鳩時還是讀「海 gau1」,暫時我未聽過有人扮野扮到讀「海溝」。
    P.P.S. 這裡概述了不同條件會產生不同讀音: 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can/guide.php
    粵語審音配詞字庫,兼收異讀音,算是目前香港最權威的: 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can/

    回覆刪除
  13. 回覆巴別兄﹕
    不要客氣。 我個人看法,長者一詞頗普通,作為後綴/尾詞(suffix)的「者」,可以跟很多其他字詞搭配,例如聖者、賢者、強者、弱者、儒者、編者、筆者、生者、死者、傷者、目擊者、旁觀者、帶菌者等等,太多了,似乎不須受 senior citizen 的詞型結構影響。你提出的電話、電報等詞,更明顯表示漢語翻譯受中國文化(同樣影響中古至近代明治維新前的日本)所左右多於受英語的構詞原則所影響,否則 telephone 和 telegraph 該分別譯成「遙距通話」和「遙距通訊/信」了。
    西方自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理性和人文主義抬頭,造成對宗教的淡薄或所謂解咒、世俗化,是自然趨勢,也是世界性的;其中儘以商業元素取代宗教意涵,那些聖誕老人復活兔復活蛋兔女郎等的強調/裝飾/推銷,都是顯例。美英作為資本主義的大本營,不可能不張揚這些節日藉以搶錢,除非受金融風暴影響沒錢搞或預估顧客的消費能力減弱。

    回覆刪除
  14. 咁係未第二時有強姦案, 個律師可以用依一論點幫人打甩官司呢?
    [版主回覆01/24/2010 21:34:00]多數係佢同自己講甩係佢自己的強姦案 

    回覆刪除
  15. >Gwai兄, 袋左你好多錢了. Thanks!
    >地理堂兄, 完全理解你提的情況, 基本上同意. 不過, 人除了理性之外還有感性的取向. 當然我以往的意見也是夾雜感性而且有"殖民主義"的. (我理解的"殖民主義", 其中包括: 近代西方文化是有優越性的. 因此, 我們要西化跟西人要中國化的性質從根本就不同的. 兩者並不對等.).... 這樣, 大家進行了良性而有趣的交流之後, 我就這個話題的意見發表就到此為止了.
    p.s. 看到你們提及"姦". 我想起中國簡體字是刪除了"姦"字的, 以"奸"字取代. 即 強姦, 姦淫, 奸險, 奸詐等詞的 "姦/奸" 都只用 "奸" 字. 也因此如果用簡體字, 詞彙帶"姦/奸"的必需整個詞寫出來, 否則會引起誤會.
    [版主回覆01/25/2010 09:13:00]原來簡體字中沒有「姦」字,難怪共產黨可以如此自命清高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