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在網上收聽多倫多的電台時事節目時,才發現原來那裡的華人社區正在醞釀一場小風波,導火線是廿年前港台掀起的「正音運動」。話說一兩星期前「多倫多第一台」的時事節目偶爾講起「正音」的話題,在云云打電話發表意見的聽眾之中,竟然有「加拿大中文電台」的客席主持王亭之先生。雖然「亭老」在自己的電台節目中反對香港的「正音」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但一直沒有引起甚麼關注。直至他以聽眾的身份去發表反對的聲音,才終於動員了十幾位義工在一個華人商場內收集了二千多個反對簽名(平均每一分鐘三個簽名!)這件事本來已夠龍頭電台「加拿大中文電台」尷尬,但事情偏偏就變得更糟。話說亭老接受「加拿大中文電台」的姊妹機構電視台有關「正音」的訪問時,節目的監製暗地裡說了些不禮貌的話;事後給亭老知道了。本來這是他們倆的事,亭老也沒有張揚,但偏偏「多倫多第一台」的附屬報紙就報導了這件事,還寫出該監製的名字。當事情發展到指名道姓的階段,要善罷恐怕也不容易了。拗撬爭執總會發生的,但我希望事情不至於會淪為罵戰,把反對「正音」的關注淹蓋了。個人覺得竟然把別人的姓氏讀音也改變實在未免太過荒謬了!
其實到底咩事?
回覆刪除要時間讀成時(姦)真係好唔慣.....
回覆刪除呢單野二十年前o既事咯wor!
回覆刪除小鯊﹕你指反對「正音」的事?可以到以下的網址自己看吧。 王亭之的文章 Joel﹕不習慣是必然的事,「正音」是以廣韻為標準,那是宋代一千年前的讀法,我們的父輩爺輩甚至乎太爺輩也不是以一千年前的標準去讀。本來嘛,今日以一千年前的讀法為標準也就算罷,但卻否定了以前的讀法,把時間(澗)定性為錯讀,這未免太過份吧?!
回覆刪除文化大革命是四十年前的事,當日的破壞至今猶存。而且在對與錯之間,二十年的爭辯也不是甚麼長的時間吧?另外海外的我們對故鄉文化永遠不會隨故鄉轉得那麼快,亦比較反動﹔所以這問題在香港可能已經不再有人提起,但在海外華人圈子就不會如此。
回覆刪除關於「正字」的問題,我個人一般比較在乎書寫錯別字多於讀音。中國字每字都有其意義,寫錯意思便不同了。出現溝通的問題啦!「造」和「做」分別好大的呢!普通話兩字讀音也不同呢! 至於音,有時不同讀音可以代表不同意思,但一般來講,如「仔細」就算讀錯音,我也明白你的意思的,不過會笑一下你啦。至於查良鏞和費孝通,不少人也不去計較其正音了。但轉捩點便不要錯讀音了,因「捩」字的確不讀「淚」。讀音是很煩的事呢,因不像數學有規有距,約定俗成的話,是會變的。而變的過程中有人堅持這個對,有人說那個o岩,爭端便來。看歷史,似乎文人的意氣之爭多於科學家的意氣之爭(牛頓萊布尼玆是另一回事啦)。
回覆刪除對語文的讀和寫,我的看法與你稍有出入。其實我個人並不太著重對與錯,我比較看重清楚與否。當然用對了就通常為較多人容易明白,但反例子如讀成大嶼(聚)山就反而更少香港人會立刻明白。又例如「設定」雖然不是中文,但在模型動畫圈內用之就較有內行的感覺。所以那套所謂「正音」,基本上從時間與地域上都把廣東話變得更難以用作溝通之用。要知語文的基本功用就是與人溝通,那套「正音」把我們與上幾代的溝通變亂,亦把香港與廣東的溝通混淆。這種本末倒置的事通常我是不會接受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