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本來在復活節前已經想寫,但拖拉下到昨天正日也還未動筆。屈指一算,三十年前的昨天(五月廿五日)是首映《異形》(Alien) 的日子。在這三十年中,霍氏電影公司共推出了四套《異形》系列電影,另加兩套伙拍《血獸》系列的影片。事實上,下面列表中的八套電影,我得花個多星期才可以重溫完。
到了今天,恐怕列尼史葛的《異形》已經是經典級的電影了。七名船員與 H.G. Giger 設計的異形困處在一艘孤立無援的宇宙貨船中,影片從開始時充滿科幻味慢慢滲入懸疑氣氛,然後由懸疑變成恐佈。當餘下的船員發現「公司」的意圖和發現他們當中有一個是機械人之後,電影又再一次籠罩著懸疑氣氛。雖然是三十年前的製作,但今時今日看,電影營造的氣氛仍然相當吸引,異形的生理設計依舊是匪夷所思,場景設計過了三十年還沒有過時的感覺。再加上霍氏實在有好好保存這陰暗影片的拷貝,令安在家中欣賞時不必受母帶折舊缺失所帶來的滋擾,可以讓觀眾好好重溫這套經典電影。難怪《異形》到了今時今日仍有不少擁躉,我就是其中一人。
時至今日,玩具生產商還不時推出異形的公仔。但幾乎所有產品都是以占士金馬倫改良設計後的異形為住。占士金馬倫這套《異形續集》(Aliens) 基本上放棄了前集異形妖物的陰陰濕濕,取而代之是兜口兜面來襲擊觀眾的官感神經。個人絕少番看這影片的普通版,通常都是看 154 分鐘的加長版。此一版本把故事人物強化,反而沒有延長火拼異形的場面;可見導演對電影故事和人物的執著。就算在只有 137 分鍾的普通版中,占士金馬倫的劇本仍然把上一集遺下的故事元素好好發揮一番。例如倖存者 Ellen Ripley 的心理陰影,引進了異形妖后及清楚刻劃了「公司」的卑鄙等。這一切一切,雖然珠玉在前,但《異形續集》仍是屬於少數成功的續集電影。
《異形續集》之後的兩套續集,我只能嘆一句「禍水紅顏」。《異形 3》也還罷,但第四集中 Ellen Ripley 這個角色已經全無吸引力可言,若非 Sigourney Weaver 是這兩集的監製之一,這一角色就應該在(至少)第三集尾長眠安息。David Fincher 雖然想把《異形 3》帶回第一集那懸疑片格局,但礙於人物太多又沒有甚麼新鮮感,觀眾的情緒較難集中。(雖然 Fincher 在影片中引進了宗教這元素,但可惜沒有好好發揮,未能把電影的意識形態帶去另一個層次。)至於第四集,請原諒我,我真的不想再想!
至於最近兩套 AVP 電影,如果不帶甚麼期待,當是動作片或恐怖片看也可以的。雖云個人對這個「新」系列沒有甚麼期待,但我還是會乖乖的去看 AVP 3 的(如果有的話。)除了是情意結之外,我還希望見到這個系列電影會解釋一個在《異形》時已有的迷團:「公司」為甚麼對探索外星生物那麼感興趣,甚至乎犧牲船員性命也在所不惜?
電影 |
年份 |
導演 |
製作費 |
票房收入 |
Alien |
1979 |
Ridley Scott |
US$11M |
US$105M |
Aliens |
1986 |
James Cameron |
US$18.5M |
US$131M |
Predator |
1987 |
John McTiernan |
US$18M |
US$98M |
Predator 2 |
1990 |
Stephen Hopkins |
US$35M |
US$57M |
Alien 3 |
1992 |
David Fincher |
US$50M |
US$160M |
Alien: Resurrection |
1997 |
Jean-Pierre Jeunet |
US$70M |
US$161M |
Alien vs. Predator |
2004 |
Paul W.S. Anderson |
US$60M |
US$172M |
Alien vs. Predator: Requiem |
2007 |
Colin Strause, Greg Strause |
US$40M |
US$129M |